品德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品德文学 > 大明第一臣 > 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

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

  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 (第1/2页)
  
  老朱发落了朱亮祖,随后又看了看剩下的这帮人,老朱沉吟少许,说实话,按照他的脾气,当真想都给宰了,但是老朱很清楚,他这个位置,最不能的就是任性胡来。你可以杀人,但是必须要有足够的理由。
  
  不然人家投降了,你回头把人杀了,毫无道理,那谁还敢投降?这天下有多大?他朱元璋才占了几个州县?
  
  淮西江南加起来,还不到元朝一个省大,难道就忘乎所以吗?
  
  因此朱元璋忍着恶心,沉吟道:“张先生,你看这几个人怎么算?”
  
  张希孟立刻道:“回主公的话,别不华主动开城,迎接王师,按理应该算起义,杨仲英和这几位富户陷入内斗,并未直接帮到我们什么,只能算投诚,至于朱亮祖,他是被俘虏的,主公让他开荒,已经十分妥当了。”
  
  这几句话就把几个人的性质给定下来了,该怎么处置,也就一目了然。
  
  老朱就道:“这样吧,别不华,你暂时统领战俘营,要小心做事,切莫和以往一般。”
  
  别不华连忙谢恩,“请上位放心,卑职一定尽心竭力。”
  
  能管一个营,别管是什么名头,都是好事,他还挺美的。只可惜别不华还不清楚朱家军的战俘营是个什么状况,等他真正见识了那帮神仙,估计这位能原地飞升。
  
  老朱不愿意费心思,接下来就是杨仲英,他还受了伤,朱元璋就道:“你先养伤,然后进入军中学习,咱会亲自考核,随后给你安排职位。”
  
  杨仲英连忙拜谢。
  
  至于这些富户,朱元璋就把目光落在了张希孟身上,让他来发落。
  
  “尔等想必听说过,朱家军奉行均田政策,在土地上面,没有任何余地,你们必须遵守规定,将田亩交出,接受百姓的检验。至于你们在城中的产业……”张希孟顿了顿,“你们可有造纸的作坊?”
  
  张希孟这么一问,立刻就有两个人站出来,“有啊,小人的作坊就是宣城最好的宣纸作坊,生产的宣纸天下第一!”
  
  另一个也道:“小人也生产宣笔,还有徽墨,砚台,都是顶好的东西,大人要多少,只管吩咐啊!”
  
  张希孟一笑,“我要什么?如果只是我自己,就去街上买了……跟你们说这事,是因为朱家军要采购文房四宝,大批量采购!”
  
  两个商人互相看了看,一起问道:“要多少?”
  
  “至少要五万人份!”
  
  “什么?”
  
  这几个人都傻了,“大人,这也太,太多了吧?”
  
  张希孟笑道:“多什么?我们朱家军有十几万将士,过去认字要在木板上,沙地上,用水写,树枝写,条件非常艰苦。现在打到了宣城,给大家伙发一套文房四宝,也是应该的。光是军中,就几万份不止。再有,占领了这么多的州县,大兴教化,迫在眉睫,每个州县,都要设立学堂,鼓励学童读书……每年也要增加几万人的规模。再有朱家军攻城略地,要不了多久,占领的地盘还会更多,在均田之外,我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大兴教化,培养人才……算起来,你们运气真不错,往后的生意增加百倍千倍不止!”
  
  这几个商人听着都懵了,不会吧?这饼也太大了!
  
  会撑死人的!
  
  而且给普通士兵文房四宝,学习认字,又到处大兴教化,建立学堂,怎么看都不现实,这要多大的手笔啊?
  
  张希孟看出他们的疑惑,他只是淡淡一笑,不做更多解释。
  
  风口来了,机会给你们了,抓不住又能怪谁?
  
  其实像张希孟这么搞,不培养人才,是绝对行不通的。
  
  而且还不是一个两个,三个五个,必须要成百上千,成千上万,乃至几十万,几百万……甚至要把全国的识字人数提高到千万级别。
  
  没有庞大的识字群体,哪来那么多的官吏可用?
  
  不说别的,均分田亩,核定税赋,还有征收商税……哪一样不需要大量的人。
  
  历史上老朱在相当长的时间里,都是占据一地,然后征召当地贤良,授予官职,管理地方。
  
  像刘伯温等人,就是他打到了浙江地区,这帮人才投降的。
  
  早期的这帮文官,还真是牧守一方的典型,一旦在某地为官,下面的书吏都是他们自己挑选的,也都听他们自己的。
  
  老朱就算有天大的精力,也没法微操到县衙门的用人……而这些人又往往随着主子,鸡犬升天,占据关键位置。
  
  不光武将一呼百应,早期的文官也有这个本事……空印案,郭桓案,之所以会牵连那么多,砍的就是这些爪牙,斩草必除根,这就是老朱的风格。
  
  有人会觉得朱元璋残忍,有人觉得痛快。但不管怎么说,老朱不是疯子,他做事都是有自己的考量。
  
  张希孟给了老朱另一种选择,那就是不遗余力,培养自己的人才,成千上万培养,在军中,在民间。
  
  借着均田的机会,争取让更多的农家子弟入学,读书入仕,形成一股庞大的力量。
  
  还是那句话,如果只是单纯分田,不动员百姓,不教化人才……等过了几十年,均田维持不住了,苦心经营的一切都会崩溃的,到了最后,甚至没人替你说话,种种正确的政策,也会被泼上无数的脏水,黑白不分,是非混淆,明朝历史,那么多的争议,就是源于此。
  
  话语权太重要了!
  
  在这一点上,朱元璋跟张希孟是高度一致的,老朱读了这几年书,连诗都会写了,那水平也提升极快。
  
  “真没有想到,拿下了宣城,还掌握了笔墨纸砚之乡,从此教化士卒百姓,就方便多了。”
  
  张希孟一笑,“主公所言极是……其实还有一件事,也可以提上日程了。”
  
  “什么事?”
  
  “宝钞!”
  
  
  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陈黄皮叶红鱼 黎明之剑 韩三千苏迎夏全文免费阅读 云若月楚玄辰 麻衣神婿 武炼巅峰 史上最强炼气期 遮天